2022易學文化專題講座山東站舉行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傳播易學文化。3月28日,由國際易學聯合會易經推廣專業委員會指導的2022易學文化專題講座山東站順利舉行,易學講師曹柳為上百名來賓獻上了一場精彩生動的講座,以傳統易學與應用時代發展相結合提出了科學研易與時俱進,推動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的社會服務意識。國際易學聯合會易經推廣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伏羲易學研究學會山西省分會會長周政先生;柏因文化易學院院長、中國伏羲易學研究學會理事肖榮歡先生;健康服務業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咨詢師柳開能先生三位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會上,曹柳老師即持純道長,從易理角度,融合現實生活,以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將國學精妙之處悉數道來,現場嘉賓席中掌聲不斷。她提出,擺在我們當前的課題是:如何正確地研究、傳播、知行、應用易學文化,決定著新時代社會發展、企事業、人生價值觀的趨勢導向作用。易學強調的生生不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思想和精神,更是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中,為中華民族人文情懷的塑造和價值理念的建構起到了巨大作用。
易學,作為中國流傳千年的獨特文化,從春秋創立之初,便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傳承。是古人凝聚的傳統智慧,也是關乎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藝術!兑捉洝窔v來被視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民族性格的養成等諸多方面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和意義,因而備受歷代學者推崇。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分別上臺作主題演講,蔡明智教授介紹了系統科學與《周易》之間的密切關系。柳萌和孫照海處長也分享了自己對《周易》及易學研究的認識。中國管理科學易經研究院高級易學研究員、湖北易信堂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李菘霖(本名李濤霖)結合自身工作經歷,指出了《周易》和易學典籍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文史方面的獨特價值。呂顯華、蘆荻、苗苗、沈陽、張萬樂等青年易學研究者也相繼發言,表示在新時代,以積極的態度和守正創新的精神學《易》研《易》,闡《易》弘《易》,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貢獻。
這次活動不僅有的精彩講座和案例分享,活動現場的互動環節更是讓氛圍高漲,大家踴躍提問,老師一一解惑,讓大家對易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并且在解答過程中倡議人們在從社會中獲取所需的同時應積極以自身能力反哺社會,讓更多的人得到關心與幫助,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認可,并產生熱烈的反響。
通過這次講座,大家對易學文化價值意義應用的普遍需求形成共識。本次講座的內容從實際案例切入,將枯燥的傳統易學文化講得生動歡快,與會者都覺得受益匪淺,真正意義上做到了發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希望大家珍惜這次搭建和提供的良好平臺,能更好地相互學習和靈活運用。
本次研討會通過深度的學術交流,提升與會人員的文化自信和智慧智力,讓華夏圣賢經典通過與會專家學者的碰撞交流變成一股文化正能量。
關鍵詞: